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7的文章

分享「不務正業」創下驚人的業績讀後心得

這是選自徐重仁董事長在【走一條利他道路】書中摘錄其中一篇其大綱內容: 日本千葉縣的鄉下地方,人口僅約五萬人的大網白里市,卻有一家以「解決地方課題」為職責的「大里不動產」公司,員工人數僅約五十名,年營業額也只有五億日圓左右,卻是當地社區貢獻度最高的企業,在一年的三六五天當中,就能設計出將近三百個地方活動,高度凝聚了當地居民的心。 透過真誠地想辦法解決居民各種社區問題,自然地讓當地居民都變成最好的顧客,在一片不景氣的房地產商業環境下逆勢成長,同時提到 服務業的根本就是提供好的商品、好的服務,讓別人快樂,積極付出的同時也能讓自己受益 ,像大里不動產一樣,創造顧客、員工、企業與地方的四方共好。 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一方面它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在參與其中所有人都得到利益,在樣的商業模式下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以一個「共好」的精神下來實作出來的,也就是 讓這個過程的所有人都得到好處及利益是一種多贏的思維模式 (以下提供一些共好的資訊供參考)。 共好資產管理公司:「共好」--帶領團隊成長的書 經理人,先幫別人解決問題,「共好」成就團隊績效 共好 Gung Ho!!讀書心得,游舒帆 (gipi) 社群專家 共好-心得,梁 湘琳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另一方面也突顯一個重要的想法: 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可以成就事業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都有許多無奈及不得以,為了要達到公司/客戶的需求來調整,這些工作若是自己願意或正面的是OK的,但是若是與自己所想要執行的不同就會越做越不開心越不喜歡,甚至會有放棄或不棄之不顧的情況,倘若能夠持續自我發展(朝向正面)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經理人:你正做著你熱愛的事嗎? 遠見雜誌:張明正 工作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尤金,扎記:做你喜歡的事,並讓喜歡的事有價值 女人迷:像陳綺貞這樣的女子:「自由是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 」 知識家:勇於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的六個理由 以上是選取在網路上表達要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想法一些文章連結(可以上去參考),你是不是正在發展自己喜歡的事?

談閱讀

談自己 的 閱讀         對於閱讀一直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情來面對, 「 開卷有益 」 是我對於讀書的想法 ,看書初期從求學階段開始,主要讀得書都是為了考試升學的內容,在那階段都是由老師/家人提出閱讀的內容,當然在其中也被不斷灌輸一個想法"把書讀好就會有前途(有出路)",自己一方面不想讓別人失望,一方面也想要去多認識這世界,以現在看書角度來看是有些狹隘的知識內容,但是在那升學分數掛帥年代這應該是標準款起步,平心而論個人覺得在學習初期由師長指導的來閱讀算是入門雖不算滿意但是可以接受。接下來的閱讀就不較不主流,所謂不主流是因為發生在為考試讀書學生期間,除了教科書外其它閱讀的書本都不是主流的閱讀(以現在開放的情況來看真的...@#$%^&*),發生在國高中期間那時喜歡上看武俠小說,因為要偷偷的看因此書本不可以太大本(要好攜帶),小小本也好在有掩護下拿出書來閱讀(俗稱說看小本),說也奇怪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將書中內容記得很好,我覺得同儕共同發展閱讀作法是一個重要因素,那個時候和同學形成一種非主流讀書團不只會相互掩護,還有常常小聚來討論內容更厲害是有人會出考題,逼得自己要去書中找答案(不服輸),記得因為這樣我就把金庸著的神雕俠侶這一套讀了4遍(印象中同學有人讀了十幾遍),這樣的經驗我想應該是為了讓自己取得同儕認同(友誼萬歲)而讀書,這時候的讀書還是有收獲除了累積了武俠學問外,我覺得自己培養了基礎閱讀興趣。         進入大學了一下子從讀書窄門中放開,照理說累積了這麼多年(小學6年+中學6年+私下念2年+補習班1年,總共15年)的看書基礎對於唸書應該就能駕輕就熟,哈.....那時我自己就是對讀書沒有興趣,只想要參加活動或是去運動打球交朋友,想起來有些可惜也浪費自己的一些學習時光,我必需講那時候努力唸書的同學真的現在都有很好的發展也過得不錯,所以讀書真的有讓人有出息哦(小時候大人講的"讀書有前途"沒有騙我),回到自己讀書這件事情上當然以這樣的投入念書可以想像成績一定不好,閱讀在這時期可以說是停滯了還出現"倒嚕"的狀況。離開學校開始上班又進入另一情境中,為了工作需要或為了學習技能來閱讀,那時想要讓自己能夠突破就會想去知道別人怎麼做/怎麽想的,所以就會花時間去書本中找答案,這樣子的念...